水仙的种植方法可分为水培和土培两种,具体步骤如下:
种球处理
选择饱满、无病虫害的鳞茎,剥去外皮并修剪底部老根。
用清水浸泡24小时,或用稀释多菌灵溶液杀菌,晾干后备用。
容器与水质
使用浅盆或鱼缸,底部铺石英砂、鹅卵石固定鳞茎,水位淹没鳞茎1/3。
水质以井水、雨水或晾晒后的自来水为主,避免使用含氯的自来水。
光照与温度
初期需遮阴,待根系长出后移至散射光充足处(如阳台),避免强光直射。
最适温度为10℃-15℃,冬季需防寒保暖。
换水与养护
每周换水1次,花蕾期可适当增加换水频率。
避免积水,保持空气流通,可添加少量营养液促进生长。
容器与土壤
选择透气性好的花盆,底部有排水孔,填入疏松微酸性土壤(腐叶土+河沙混合)至盆沿3厘米处。
将处理好的鳞茎埋入土中,覆土1-2厘米,浇透水。
光照与温度
喜阳光,需每天至少4-6小时散射光,夏季高温时遮阴。
生长适温10℃-20℃,冬季需保持在5℃以上。
浇水与养护
保持土壤湿润,见干见湿,避免积水。
花前增施磷钾肥,定期修剪枯叶病枝。
花期控制 :低温可延迟开花,加温可催花。
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发现病害及时剪除并喷洒杀菌剂。
繁殖方式 :水仙主要通过分球繁殖,秋季将子球分离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