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股市暴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高杠杆与去散户化政策叠加
大量投资者通过配资平台以10倍杠杆入市,导致市场整体杠杆率飙升。2015年6月融资规模达4.8万亿元峰值,但随后政策收紧,强制平仓潮涌现,引发恐慌性抛售。同时,去散户化政策削弱了市场信心,散户资金被迫撤离。
做空体系与期货套现压力
中证500股指期货在股市高位时大量卖单涌现,形成空头压力。当中小板、创业板股票出现无限跌停时,投资者被迫通过期货对冲,导致期货合约大幅贴水,进一步加剧市场恐慌性下跌,形成恶性循环。
政策导向与估值泡沫破裂
2009年金融危机后,企业负债激增,低成本融资推高股市估值。2015年牛市中,创业板股价翻倍,多数股票与基本面严重脱节,形成巨大泡沫。大股东高位减持套现后,市场信心崩溃,资金快速撤离。
机构与散户信任危机
去散户化政策引发散户对机构信任度降低,市场情绪恶化。同时,机构投资者在牛市末期逐步减持,加剧了市场抛压。散户因缺乏专业知识和风险意识,成为恐慌性抛售的主力军。
综上,2015年股市暴跌是高杠杆、做空机制、政策失误与市场泡沫共同作用的结果,最终演变为系统性风险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