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长江滚滚流"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一诗。
《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1.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2.《登高》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后四句抒情,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显示出他关心国事的深重忧患意识。
3.此诗的前半部分写登高所见,秋江景色映入诗人眼帘,引发诗人许多感慨,而后半部分则是诗人由景生情,想到自己常年漂泊,老病孤愁,不禁涕泪交流。
《登高》一诗以壮丽的秋景,引发了诗人的浓郁的悲秋之情,展示了杜甫在忧患中悲天悯人的人格魅力,是杜甫诗中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