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主要通过分株法和扦插法繁殖,具体操作如下:
时间选择
最佳时间为春季或秋季换盆时,此时幼株根系发达且易成活。
操作步骤
分株时机 :换盆时若幼株长至5-8厘米且根系密集,即可分离。
分离方法 :用锋利刀具或手掰下带有根系的小侧芽,晾干伤口后移栽。
土壤要求 :使用疏松透气的混合土(如泥炭土+珍珠岩或腐叶土+河沙)。
注意事项
分株时避免损伤母株根系,无根系的小苗需先扦插生根再移栽。
移栽后保持土壤微湿,避免积水。
材料选择
优先选用健康植株顶部或侧芽,长度约8厘米以上,剪下后晾干伤口。
扦插方法
插穗处理 :将叶片直立插入湿润沙质土壤(深度约1/3),或倒挂茎部诱导侧芽生根。
环境控制 :保持20-25℃散光环境,定期喷水保持湿润,约2-3周生根。
土壤与养护
使用疏松透气土壤(腐叶土+河沙混合),盆底铺砾石防积水。
扦插后避免强光直射,待生根后再移栽。
避免播种 :芦荟无种子,播种繁殖难度高且成活率低。
常见问题 :叶片发黄多为浇水过多,需遵循“次多水少”原则;生长缓慢需定期施肥和换盆。
通过以上方法,可高效繁殖芦荟并保持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