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签署承诺书时,签字人应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因此,通常情况下,承诺人签字应为家长,而不是孩子。
孩子由于年龄和认知能力的限制,通常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他们所做的承诺在法律上可能不被承认。而家长作为孩子的法定代理人,有权代表孩子做出承诺,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在学校的一些活动中,需要家长签署安全承诺书,就是这个道理。
1.年龄限制:各国对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限制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都需要达到18岁或以上。在中国,18岁是成年的法定年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法律责任:家长在代表孩子签署承诺书时,需要明确自己将承担的法律责任。如果孩子违反了承诺,家长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3.特殊情况: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孩子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年龄和认知能力,法律可能允许他们自己做出承诺。但这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法律规定来判断。
总的来说,承诺人签字应为家长,家长需要意识到这背后的法律责任。同时,对于孩子来说,家长的引导和教育也十分重要,让他们逐步理解和承担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