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不同民族举行时间略有差异。以下是具体信息整合:
主要民族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时间差异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 :通常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
白族 :多在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
拉祜族 :集中在农历六月二十日举行,节期持续二至三天。
文化内涵与活动
节日象征祈福纳祥,通过祭火驱邪、歌舞表演、斗牛摔跤、选美等民俗活动展现民族文化。
彝族火把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彝族文化的核心象征。
地域分布
主要流传于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四川、贵州等彝族聚居区,其中布拖县等地保留最完整的火把节传统。
总结 :火把节是多个少数民族共同庆祝的节日,以彝族为核心,不同民族因历史渊源形成各自特色的庆祝方式,兼具文化传承与民俗娱乐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