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三纲领具体是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首先,"明明德"是三纲领的第一纲,出自《大学》开篇,其含义是发扬光大人之本有的光明德性,使它显明于世。这是自我修身的基础,也是大学之道的起点。
其次,"亲民"是三纲领的第二纲。"亲民"又可解释为"新民",即鼓励人们弃旧图新,去恶从善,使社会风气得以革新。这一纲领强调了个人修身与社会改良的统一。
最后,"止于至善"是三纲领的第三纲。"止于至善"意指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应当达到最善的境地。这一纲领提出了个人修身的目标,也是大学之道的最高境界。
1."明明德",在于提升个体的精神境界,使人们认识到自身内在的光明德性,并积极发扬光大。
2."亲民",强调的是社会层面的责任,它要求人们在提升自我道德修养的同时,还要关心社会,致力于社会的改良。
3."止于至善",则是在道德修养上提出的最高目标,它要求人们在道德修养上追求完美,以达到最高的善。
总的来说,大学中三纲领是个人修身与社会改良的完美结合,既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也注重社会的改良。这三纲领不仅是大学之道的核心,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