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杯的生产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熔化、成型、冷却处理、加工装饰及检验包装等核心步骤,具体如下:
主要原料 :石英砂、碳酸钠、石灰石、氧化铝等,按比例混合后需粉碎干燥,含铁原料需除铁处理。
配合料制备 :混合均匀后形成玻璃配合料,确保成分稳定。
设备选择 :采用池窑或坩埚窑,熔制温度通常在1300-1600℃,通过高温加热使原料熔化成无气泡的玻璃液。
质量控制 :需持续搅拌去除气泡和杂质,确保玻璃液均匀性。
吹制 :通过吹气或吹泡机将熔液吹入模具,形成杯型后冷却,常见于手工或机器生产。
压制 :利用模具和压力机将熔液压制成杯型,适合大批量生产复杂形状。
冷却 :成型后缓慢冷却(自然或窑炉),增强强度和耐热性。
退火(褪火) :在退火窑中低温处理(120-180℃),消除内应力,提升透明度和抗碎性。
表面处理 :去除毛刺、抛光,安装手柄或脚,提升美观度。
装饰工艺 :通过喷砂、贴花、丝网印刷等增加图案或质感。
质量检测 :检查气泡、尺寸、强度等指标,确保符合标准。
成品包装 :密封保护运输,防止破损。
总结 :玻璃杯生产需严格控制各环节温度与工艺参数,结合传统与现代技术,确保产品安全性和美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