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习俗。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节日名称与别称
农历五月初五被称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核心起源
端午节最初为古代夏季驱邪避瘟的节日,后因纪念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而广为流传。部分说法还涉及纪念伍子胥、曹娥等历史人物。
主要习俗
饮食文化 :粽子是标志性食物,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最初用于祭祀。
体育活动 :赛龙舟、划旱船是传统竞技项目。
民俗活动 :挂艾草、佩香囊、挂菖蒲以驱邪避疫;部分地区会挂钟馗像或祭拜天师。
文化意义
端午节不仅是纪念先人的节日,还承载着祈福健康、团结协作及传承文化的价值。其习俗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历史与人文的多元理解。
法定地位
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2025年5月27日(农历初五)全国放假一天。
总结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集纪念、娱乐、民俗于一体的传统佳节,其核心在于传承文化与祈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