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料缩水主要通过预缩处理和加工工艺实现,具体方法如下:
设备与水质准备
使用预缩机、水槽及软水/去离子水,可添加预缩剂或柔软剂优化效果。
温度与时间控制
预缩水温度通常设定为60-80℃,时间15-30分钟,确保纤维充分松弛。
清洗与浸泡
先清洗布料去除杂质,再浸泡使其均匀吸收预缩水液,避免残留物影响效果。
机械处理
通过预缩机施加压力和拉伸,消除生产中的残留张力,达到预定缩水率。
后处理
冲洗、脱水后晾干熨烫,固定缩水后的尺寸。
织造张力
经向张力大、纬向密度高的织物缩水率小;反之则易缩水。
纤维特性
天然纤维 (棉、麻、丝):吸湿性强,缩水率4%-10%;
合成纤维 :热收缩明显,如聚酯约5%。
织造方式
粗纱、低密度织物因纤维空隙大,缩水率较高。
控制缩水率 :直缩超过7%、横缩超过20%时,建议预处理后再生产;
避免损伤 :高温处理(如烘干机)可能导致变形,需谨慎操作。
通过以上方法,可有效控制布料缩水,满足不同服装款式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