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主要作品包括《离骚》、《九歌》、《天问》等,这些作品深受后世赞誉,被视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在政治上,他曾担任过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因主张改革,与贵族阶层发生冲突,最终被流放。在他晚年,楚国被秦国攻破,他深感国家破败,个人理想无法实现,最终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1.屈原的《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全诗共373句,1560字,表达了屈原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2.屈原的逝世日期是农历五月初五,为了纪念他,这一天在中国被定为端午节,人们会举行龙舟赛、包粽子等活动。
3.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自创诗体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优美,富有浓郁的楚文化色彩,对中国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的来说,屈原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作品和精神影响了后世几千年,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