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意思是指人们在短时间内有了显着的进步或变化,应以新的眼光看待。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源自中国的三国时期,东吴的将领吕蒙在与鲁肃交谈时,鲁肃对吕蒙的进步大为惊讶,便说了这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句话的含义是吕蒙在短时间内有了显着的进步,鲁肃应当以新的眼光看待他。
这句话现在常用来表示人们对他人进步的认可,也提醒我们不能用固定的眼光看待他人,因为人们总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显着的进步。
1.原文出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其中原文是"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鲁肃过蒙言议,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士的含义:这里的“士”是指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而非一般士兵。
3.当刮目相看的含义:刮目相看即擦拭眼睛重新看待,表示对吕蒙的进步表示惊讶和赞赏。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吕蒙的进步,也提醒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人和自己,时刻保持学习和进步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