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郑和(1371年-1433年),明朝航海家、外交家。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区)人。他七次奉旨率领船队远航,访问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
1.规模宏大:郑和船队庞大,船只种类繁多,有宝船、马船、粮船、战船、水船等。其中宝船最大,长44丈4尺,宽18丈,可载千人。
2.时间跨度长:郑和下西洋的航行时间跨度长,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共历时28年。
3.友好交流: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德化而柔远人",主要是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所以,他的航行活动以和平友好为主,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壮举,不仅展示了明朝的强盛国力,更为重要的是,它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推动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于世界航海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