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并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而是一个传统节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1.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除了扒龙舟和食粽,还有挂菖蒲、艾草,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习俗,这些习俗都有驱邪避瘟的含义。
2.端午节食粽的习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3.端午节扒龙舟活动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盛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根据古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演化成今天的龙舟竞渡习俗。
总的来说,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其丰富的习俗和深远的文化内涵,都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历史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