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地面排水坡度标准及施工要点如下:
一、标准范围
常规区域 :地面坡度应控制在 2%-3% 之间,每1米水平距离下降2-3厘米。此范围兼顾排水效率与行走舒适度。
地漏处优化 :若采用“回字形导水”设计,地漏处坡度可适当加大(如3%-5%),加速水流集中。
二、施工要点
测量与控制
使用水平仪或激光水准仪检测坡度,确保均匀性;长距离施工建议分段控制(如每3米一段)。
通过标记基准线(如木桩拉线)和中间点检测,避免局部凹陷。
材料与工艺
铺设瓷砖/石材时,可略低至 0.5%-1% ,但需注意留缝排水,防止泛碱。
自流平水泥找坡时,每层厚度控制在1-2厘米,确保最终坡度达标。
三、注意事项
日常维护 :定期清理排水口,避免毛发、杂物堵塞;潮湿区域可涂抹防霉剂。
特殊情况 :若原坡度不足,可通过水泥砂浆填补或重新找坡;若坡度过大导致不便,可设置台阶过渡。
总结 :卫生间地面排水坡度以 2%-3% 为主,结合地漏处优化设计,确保排水顺畅且使用舒适。施工时需严格测量、分段控制,并加强后期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