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发动列宁格勒围困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战略目的、军事策略、政治心理和地缘政治因素。
德军发动列宁格勒围困战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战略目的:列宁格勒作为苏联的重要工业中心和军事基地,对苏联的战争努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德国希望通过围困列宁格勒,削弱苏联的工业生产能力,迫使其投降或减少苏联的战争潜力。
2. 军事策略:纳粹德国在战争初期的军事策略中,强调快速占领敌国重要城市和工业中心。列宁格勒作为苏联的第二大城市和主要港口,自然成为了德军战略目标之一。
3. 政治心理因素:德国宣传机器将列宁格勒围困战描绘为一场对布尔什维克政权的致命打击,旨在摧毁苏联的抵抗意志。这种宣传有助于提高德国士兵的士气,同时也对苏联民众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4. 地缘政治因素:列宁格勒位于苏联西北部,靠近波罗的海,对于苏联的海上交通和对外联系具有重要意义。控制列宁格勒,德军可以切断苏联与西欧的联系,进一步孤立苏联。
1. 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围困始于1941年9月,一直持续到1944年初。在这段时间里,列宁格勒的居民面临严重的食物和物资短缺,成千上万的人因饥饿和疾病而死亡。
2. 1941年11月,列宁格勒被完全切断与外界的联系,成为了一座“孤城”。然而,苏联军民在列宁格勒的防御战中表现出了极大的英勇和坚韧,为后来的反攻奠定了基础。
3. 列宁格勒围困战是二战中最残酷的城市战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城市围困之一。这场围困战对苏联人民的精神和物质造成了巨大损失,但同时也展现了苏联人民的顽强抵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