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始建于 1625年 ,建成于 1636年 ,是清朝入关前的重要皇宫建筑群。具体信息如下:
建设时间
初建阶段 :1625年(后金天命十年),由努尔哈赤主持修建大政殿、十王亭等核心建筑,作为迁都沈阳后的行政中心。
扩建阶段 :1636年(清崇德元年),由皇太极完成主体工程,形成现存规模。
历史背景
沈阳故宫是清朝初期的政治、文化中心,见证了后金从崛起到入主中原的历史进程,融合了满、汉、蒙族建筑艺术特色。
建筑规模
整体占地6万平方米,包含90余所建筑、300余间房间,现存大政殿、崇政殿、凤凰楼等标志性建筑。
后续发展
清康熙、乾隆时期对沈阳故宫进行改建和增建,形成100余座、500余间建筑的格局,但主体结构保留了初建时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