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杀菌机能杀灭多种有害微生物,包括但不限于酵母菌、霉菌、病毒和某些细菌。
巴氏杀菌法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消毒方法,它通过将食品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从而杀死其中的有害微生物。这种杀菌方式对于食品工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腐败,并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巴氏杀菌机能杀灭多种有害微生物,包括但不限于酵母菌、霉菌、病毒和某些细菌。例如,它可以杀死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等常见的食源性病原体。此外,巴氏杀菌法还可以用于杀灭一些病毒,如流感病毒和诺如病毒等。
巴氏杀菌法的杀菌效果取决于食品的类型、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等因素。一般来说,处理温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杀菌效果越好。但是,过高的处理温度和过长的处理时间也会影响食品的口感和营养成分,因此需要根据具体食品的特性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处理条件。
1.巴氏杀菌法的命名来源于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他在19世纪首次发现了这种杀菌方法。
2.巴氏杀菌法分为高温短时杀菌(HTST)和低温长时杀菌(LTLT)两种。HTST通常用于液体食品,如牛奶和果汁,处理温度通常在72-90℃之间,处理时间通常在15-30秒之间。LTLT通常用于固体食品,如肉类和奶酪,处理温度通常在60-65℃之间,处理时间通常在30分钟以上。
3.巴氏杀菌法只能杀死食品中的大部分有害微生物,而不能完全杀死所有微生物。因此,经过巴氏杀菌的食品仍然需要在适当的储存条件下进行保存,以防止微生物的再次生长。
总的来说,巴氏杀菌法是一种有效的食品消毒方法,它能杀死多种有害微生物,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确保食品的安全性。但是,不同的食品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理条件,以达到最佳的杀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