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一两银子相当于现代人民币400-800元左右。
银子作为古代主要货币,其价值随着历史时期、地域、经济状况等因素变化。一般来说,明朝中后期一两银子可以购买200石大米,折合现在大米价格,约等于人民币400元。而在清朝时期,一两银子可以购买100石大米,折合现在大米价格,约等于人民币800元。不过这只是根据粮食价格的粗略估算,实际上银子的价值还会受到金银比价、货币发行量、社会购买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金银比价:古代银子和黄金的兑换比例并不固定,有时候一两黄金可以兑换十两银子,有时候可以兑换十五两甚至二十两银子。因此,如果考虑到金银比价的因素,古时一两银子的现代价值可能会有所不同。
2.货币发行量:货币的供应量也会影响其价值。如果货币发行过多,就会导致通货膨胀,银子的价值就会下降。反之,如果货币供应量少,银子的价值就会上升。
3.社会购买力:银子的价值还取决于社会的购买力。例如,在战乱时期,由于物资短缺,银子的购买力会下降。而在和平时期,银子的购买力则会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古时一两银子相当于现代人民币400-800元左右,但这只是一个大致的估计,具体的价值还需要考虑到许多复杂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