裱国画需经过托画心、覆背、装裱等核心步骤,具体操作如下:
材料准备
国画背面刷水湿润后,用稀浆糊(含无筋面粉调制)均匀涂抹,待吸干水分。
准备比原画大2厘米的生宣纸作为托纸,用棕刷或排笔将浆糊涂抹至0.5-1厘米厚度,固定于三夹板或水泥墙上。
晾干与裁切
托纸需晾干1昼夜(夏季可缩短时间),然后用马蹄刀或美工刀齐边处理,形成方心或托心。
多层宣纸叠加
在托纸背面再叠加两层生宣纸(统称“覆背”),确保边缘整齐对齐。
覆背完成后整体晾干,约需5-7天。
背面处理
晾干后用鹅卵石打蜡砑光,去除毛边,提升质感。
装轴与固定
在覆背背面涂胶水或浆糊,用细绳穿圆扣固定上下杆,安装轴头。
传统装裱强调“三分画七分裱”,需预留足够空间(如上下边留3厘米空白)。
收口与装饰
四边用较厚浆糊加固,最后用宣纸或绫子镶边,形成挂轴或手卷。
工具选择 :排笔、棕刷、马蹄刀是基础工具,建议初学者参考专业书籍或裱画店指导。
时间成本 :装裱需连续5-7天晾干,建议有耐心练习。
保护原作 :旧画需先清洗修补再重新装裱,避免损坏原作。
通过以上步骤,可完成国画装裱,既保护作品又提升观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