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以下是其核心特征:
规模与布局
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含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建筑沿南北中轴线对称分布,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核心,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后三宫,两侧为东、西六宫。
建筑风格与结构
采用红墙黄瓦、金角银翅的传统风格,屋顶多用琉璃瓦,装饰华丽。
角楼为独特建筑形式,每根木柱雕刻精美花纹,屋檐层次丰富(如“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
色彩与装饰
以中国红为主色调,搭配青绿砖瓦、汉白玉等材质,体现庄重与喜庆。
墙面青石板路面平缓,地面铺金砖,细节处运用彩绘、雕刻等工艺。
防御体系
被宽52米的护城河和周长3公里的城墙环绕,四角设角楼作为防御要塞。
城门包括午门(正门)、神武门(北门)、东华门、西华门,门禁森严。
历史地位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与法国凡尔赛宫等并称“世界五大宫之首”。
建于1406年,历经明清两代,是明清皇帝行使权力、举行典礼的场所。
注 :部分区域(如未开放区域)为原建筑本体,但游客主要参观开放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