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封建社会一共持续了约2000多年。
中国的封建社会始于公元前475年的战国时期,这一时期被认为是封建社会的开始,因为各诸侯国开始拥有自己的领土和独立的政治权力,形成了一种封建制度。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标志着封建社会进入了中央集权的帝国阶段。秦朝之后,中国经历了汉、唐、宋、元、明、清等多个封建王朝,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中国封建社会才正式结束。
1.从公元前475年到1911年,中国封建社会一共持续了约2486年。在这期间,封建社会经历了多次的兴衰和改革,如秦朝的法律改革、汉朝的儒学兴盛、唐朝的盛世繁华、宋朝的商品经济繁荣、明朝的海禁和清朝的闭关锁国等。
2.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权和地主阶级是社会的主导力量。皇权是封建社会的核心,它通过中央集权的制度和科举制度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主阶级则是封建社会的基础,他们拥有大量的土地和农民,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支柱。
3.封建社会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封建制度的完全消失。在中国,封建制度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代社会,如家族观念、等级制度、城乡差距等,都与封建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总的来说,中国的封建社会持续了约2000多年,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