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机箱风道需遵循自然气流规律,结合硬件布局优化散热效果。以下是关键设计原则及具体方案:
遵循气流方向
采用 前进后出、下进上出 的模式,利用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的特性,形成高效对流。例如,前面板进风,顶部和背部排风。
平衡进风与出风
正压风道 (进风>出风):适合防尘,但散热效率较低,适用于普通用户。
负压风道 (出风>进风):散热效率高,但防尘效果差,适合高性能需求场景。
高散热硬件优先通风
将CPU、显卡等发热部件放置在机箱前部或上方,确保冷空气直接吹拂散热器。
电源风扇设计
上置电源风扇为出风口,下置为进风口,不影响主风道。
电源独立仓位可避免干扰核心硬件散热。
风扇数量与位置
单风扇:顶部排风(①)+ 前部进风(②)。
2-3风扇:前部进风+顶部排风,辅以侧板导风筒。
多风扇:顶部排风为主,辅以底部或侧面进风。
导流与隔音
使用导流板引导气流,避免直吹敏感元件;选择低噪音风扇并添加隔音材料减少噪音。
消除空气死角
开启顶部散热孔排解硬盘/光驱热量。
封堵电源下方散热孔,增强风道连贯性。
定期维护
清理灰尘可显著提升散热效率,建议每月至少清洁一次。
通过以上设计,可兼顾散热性能与噪音控制,满足不同用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