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言文中,“就”字有多重含义,包括靠近、完成、依从、到等。
1.“就”作为动词,可以表示“靠近”的意思,如《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这里的“从”就是“靠近”的意思。
2.“就”也可以表示“完成”的意思,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中的“公子重耳之亡,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郭门,介子推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稽首而死。从者曰:‘盍反乎?’曰:‘公子不忍,吾其反也。’”这里的“就”就是“完成”的意思。
3.“就”还可以表示“依从”的意思,如《史记·魏公子列传》中的“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这里的“就”就是“依从”的意思。
4.“就”还可以表示“到”的意思,如《汉书·高帝纪》中的“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这里的“就”就是“到”的意思。
1.“就”在文言文中还可以表示“开始”的意思,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始皇既冠,秦王就国。”这里的“就”就是“开始”的意思。
2.“就”在文言文中还可以表示“就职”的意思,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这里的“就”就是“就职”的意思。
3.“就”在文言文中还可以表示“靠近、就绪”的意思,如《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里的“就”就是“靠近、就绪”的意思。
总的来说,文言文中的“就”字有多种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理解。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就”的含义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