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生活服务 弟子规的余力学文段的译文?

弟子规的余力学文段的译文?

发布时间:2025-06-20 20:07:03

《弟子规》中“余力学文”段落的译文强调了在日常事务和基本道德修养之外,持续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性。

《弟子规》的“余力学文”部分,原文如下: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这段话的译文大致是这样的:

如果不努力实践,只学习书本知识,就会变得浮夸,无法成为真正有用的人。反之,如果只是一味实践而不学习,仅凭自己的见解行事,就会忽视真理。读书时,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三者缺一不可。读书时应专心致志,不要这本书还没读完就急于读另一本。给自己设定宽裕的时间,但要努力用功,只要功夫深,难题自然迎刃而解。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随时记录下来,向他人请教,以求得确切的解释。保持学习环境的整洁,物品摆放有序,这有助于保持清晰的思维。如果在磨墨时心不在焉,写出的字不端正,这表明心态已经出了问题。书籍要有固定的存放位置,阅读完毕后要放回原处。即使情况紧急,也要整齐地收好书籍。如果书籍损坏,应及时修补。非圣贤之书,不应观看,以免蒙蔽心智,损害道德。不要自暴自弃,通过不懈努力,即使是普通人也能逐渐接近圣贤的境界。

拓展资料:

1. 《弟子规》是清代学者李毓秀所编,旨在教导儿童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学习态度。

2. “余力学文”是《弟子规》的第三部分,之前是“孝悌谨信”和“爱众亲仁”,之后是总结性的“亲仁”和“余力学文”的具体实践。

3. 这段文字不仅适用于古代,其强调的专注、勤奋、自我反省和环境整洁等原则,在现代学习和生活中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弟子规》的“余力学文”不仅是对古代学子的教诲,也是对现代人持续学习、自我提升的鞭策,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不应忘记实践与道德的修养。

温馨提示:
本文【弟子规的余力学文段的译文?】由作者 山东有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转载提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有货号 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有货号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