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的鉴定可通过以下方法综合判断,结合物理特性、化学反应及专业检测手段:
颜色与光泽
纯铜呈紫红色或红褐色金属光泽,表面光滑。黄铜(铜锌合金)为金黄色,青铜(铜锡合金)呈青灰色,白铜(铜镍合金)为银白色。
假铜特征 :颜色偏暗、有明显色差或涂层,表面粗糙。
断面与茬口
纯铜断面均匀光亮,折弯时弹性好、不易断裂;假铜断面颗粒感强,折弯易裂或弹力不足。
磁性检测
铜非磁性,磁铁靠近不会被吸引。若吸引则可能含铁元素(如青铜)。
硬度与柔韧性
纯铜柔软易弯折,厚度1毫米的铜片可手动掰弯;假铜较硬,反复弯折易断裂。
重量对比
铜密度为8.9克/立方厘米,同体积下比铁(7.87克/立方厘米)重,铝(2.7克/立方厘米)轻。例如,一元硬币大小的铜片重量是铝制的3倍多。
白醋测试
滴白醋于铜表面,真铜产生气泡并逐渐变亮;假铜无反应或反应缓慢。
硝酸/醋酸测试
硝酸:真铜生成绿色硝酸铜,假铜无反应。
醋酸:真铜快速反应产生气泡,假铜反应不明显。
设备检测
金属探测器:真铜产生特定信号。
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元素组成,判断纯度。
认证标识
正品铜制品通常有质量认证标识,可辅助鉴别。
锈色观察 :自然铜锈呈绿莹色且均匀,假铜锈色浮于表面或刺眼。
折弯测试 :高纯度铜折弯后弹性恢复快,假铜易裂。
总结 :优先通过外观、磁性和重量等简单方法初步判断,再结合化学测试或专业设备验证真伪。避免使用极端测试(如火烧),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