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被称为“九州”,源自古代地理区域划分概念,具体如下:
历史起源
“九州”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是先秦至战国时期的地理区域划分,大禹治水后划分的九大区域。
具体范围
根据《禹贡》记载,九州包括:
冀州 :今山西、河北、京津一带;
兖州 :黄河与济水交汇区域,涵盖山东半岛北部、河南东北部;
青州 :山东东部,东临黄海,西至泰山;
徐州 :泰山以南,淮河以北;
扬州 :吴越地区,今江苏、安徽、浙江交界处;
荆州 :今湖南、湖北、河南、贵州部分地区;
豫州 :今河南大部及山东西部、安徽北部;
梁州 :今陕西中部、甘肃大部及青海东南部;
雍州 :今陕西北部、甘肃、青海东南部及宁夏南部。
现代关联
“九州”是中华文化的象征,现代不指具体行政区划,而是对国家的代称;
部分古代州名(如冀州、兖州等)的地域范围与今河南省、山东省等地有重合。
总结 :中国“九州”是古代地理概念,现代不作为行政区划使用,但仍是文化符号,其范围与今多个省份存在历史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