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尺的长度因朝代和用途不同存在差异,主要分为以下阶段:
商代
一尺约合 16.95厘米 ,相当于现代人的身高,故有“丈夫”之称。
秦汉时期
秦代:一尺约 23.1厘米 ,与汉代标准相近。
汉代:一尺范围为 21.35-23.75厘米 ,因度量标准不统一略有波动。
隋唐时期
隋代:一尺合今 29.6厘米 ,唐代进一步发展为 30.7厘米 。
宋元时期:一尺约 27.68厘米 ,明清时期木工用尺为 31.1厘米 ,接近现代标准。
明清时期
木工一尺约 31.1厘米 ,与现代市尺(33厘米)基本一致,1米仍约等于3尺。
总结 :古代“尺”并非固定长度,需结合具体朝代和用途判断。若以现代市尺(33厘米)为基准,商代约为16.95厘米,明清木工尺最接近现代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