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时的领土面积约为900万平方千米。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历经16帝,共276年。明朝开国时的领土主要包括现今的中国大部分地区,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北至蒙古高原,西至新疆哈密,西南至云南、西藏,南至越南北部,此外还包括南海诸岛。这一时期的明朝疆域,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1.地理位置:明朝领土东临太平洋,西抵葱岭,北至西伯利亚,南至越南北部,涵盖了现在的中国大部分地区及周边国家的部分领土,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帝国。
2.疆域演变:明朝初期,通过郑和下西洋等远航活动,扩大了对外交往,疆域一度拓展到非洲东海岸。然而,随着国力的衰弱,明朝的疆域逐渐收缩,到了明朝末年,疆域已经大大缩水。
3.经济发展:明朝时期的领土,地理条件优越,物产丰富,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均有显着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的活跃,使得明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总的来说,明朝开国时期的领土面积约为900万平方千米,涵盖了现今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并且在当时的世界上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