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喝酒喝的主要是黄酒、米酒和葡萄酒等发酵酒,酒精度一般在10%-20%之间。
古代的酿酒技术相对比较原始,主要以粮食为原料,通过自然发酵制成。黄酒是中国古代主要的酒类之一,其酒精度一般在15%-20%之间,口感醇厚,有独特的香气。米酒则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酿制的酒,酒精度较低,一般在10%左右,口感清爽,适合日常饮用。此外,葡萄酒在古代也有所流行,酒精度一般在12%-15%之间。
1.酒精度的差异:古代的酒度数普遍比现代的低,主要是因为古代的酿酒技术有限,难以提高酒精度。现代的蒸馏技术可以让酒精度数提高到40%以上。
2.酿酒原料的多样性:除了黄酒、米酒和葡萄酒,古代还有用各种果类、谷物、药草等酿制的酒,如梅子酒、枣子酒、桂花酒、菊花酒等。
3.酒的文化意义:在古代,酒不仅是饮料,更是一种文化符号。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以酒助兴,吟诗作画,酒因此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古代人喝酒主要以黄酒、米酒和葡萄酒等发酵酒为主,酒精度较低,且酒的文化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