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电镀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去油:将铝合金工件浸泡在去油液中,去除表面的油污、灰尘等杂质。
2. 酸洗:将工件放入酸洗液中,去除工件表面的氧化膜,提高工件表面的亲水性。
3. 活化:将工件放入活化液中,使工件表面形成一层活性层,提高工件与镀液的接触面积。
4. 预镀:将工件放入预镀液中,形成一层预处理层,提高镀层的结合力。
5. 电镀:将工件放入电镀液中,施加电流,使镀液中的金属离子在工件表面还原沉积,形成所需的镀层。
6. 水洗:将工件从电镀液中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去除工件表面的残留镀液。
7. 后处理:根据需要,对工件进行后处理,如烘干、抛光、钝化等。
铝合金电镀配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化学物质:
1. 镀液:根据需要镀覆的金属种类,选择相应的镀液,如镀镍液、镀铜液等。
2. 氧化剂:提高镀液的氧化能力,如硫酸铜、硫酸镍等。
3. 还原剂:降低镀液的氧化能力,如硼氢化钠、硼氢化钾等。
4. 光亮剂:提高镀层的光亮度,如苯三氮唑、光亮剂等。
5. 润滑剂:提高镀层的耐磨性,如硬脂酸、油酸等。
6. pH调节剂:维持镀液的酸碱度,如氢氧化钠、磷酸等。
1. 铝合金电镀工艺在实际生产中,还需根据工件的具体要求调整工艺参数,如电流密度、温度、时间等。
2. 电镀过程中,注意镀液的稳定性,定期更换镀液,以保证镀层质量。
3. 电镀工艺对环境有一定影响,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环保措施,如废气处理、废水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