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孔深度的确定需综合考虑勘察目标、地质条件、工程需求及规范要求,具体原则如下:
满足工程需求
桩基工程需穿透压缩层,深度通常为桩径的3-5倍(岩石取3d+1m,土方取5d+1m);
地基承载力与变形控制要求:控制性孔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黏性土≤0.2,软土≤0.1),并满足软弱下卧层验算。
地质条件主导
遇基岩时需钻入中微风化带5-8m,破碎带需穿透并进入完整岩体3-5m;
地层复杂地段(如冲沟、地层错动带)需加密勘探点,路堑、陡坡等特殊路段需布设不少于2个工程地质横断面。
规范与标准
一般性勘探孔深度为预计桩端下3-5m或3d-5d;
控制性勘探孔深度根据基础类型确定:筏板/箱形基础≥1.5倍基础宽度且≥5m,高层建筑需超过变形计算深度。
软土地基 :需穿透软土层至稳定土层,深度可达15-20m;
填方/挖方路段 :挖方地段需达到路面设计标高以下4-8m,以评估边坡稳定性;
高层建筑 :变形控制孔深度通常为基底下0.5-1.0倍基础宽度,且需深入稳定地层。
布点间距:高层建筑间距15-25m,复杂地质区域可加密至2m;
数据验证:遇异常地质(如溶洞、断层)需调整深度并增加钻孔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