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石竹需注意播种、环境、养护等关键环节,具体方法如下:
时间与土壤
最佳播种期为 春季(3-4月) 或 秋季(9-10月) ,此时气候温暖且无霜冻威胁。
准备 疏松透气的营养土 ,可混合田园土、腐殖土和河沙,并添加石灰调节至微碱性(pH值6.0-7.5)。
种子处理与播种
选择 健康无缺陷的种子 ,剔除干瘪或虫眼种子。
将种子均匀撒在土面,覆盖 0.5-1厘米厚薄土 ,保持土壤湿润,约5-1周发芽。
幼苗管理
发芽后及时 间苗或移栽 ,移栽时株距保持 20-30厘米 ,缓苗期可适当遮荫。
幼苗长到15厘米时摘除顶部幼芽,促进分枝。
光照与温度
需 充足阳光 ,每天至少6小时直射光,耐半阴环境。
适宜生长温度为 15-25℃ ,冬季可耐-5℃低温。
土壤特性
选择 疏松、排水良好、微酸性至中性土壤 (pH值6.0-7.5),可添加有机肥或堆肥提升肥力。
浇水与施肥
保持土壤 湿润但不过湿 ,生长季(春、夏)每周浇水一次,夏季高温增加频率。
生长季每月施一次平衡液肥,花期增施磷钾肥。
修剪与病虫害
定期修剪 :花后剪去枯枝,花前剪掉三分之一植株促进新花。
防治病害 :保持通风,避免霉菌病;发现根腐病及时移株。
扦插 :秋季剪取5-6厘米嫩枝,插入透气基质,15-20天生根。
分株 :早春或秋季将植株分成小株,分别种植。
通过以上方法,可有效种植出健康、美观的石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