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用集料常见的含水状态有干燥状态、饱和面干状态和饱和状态。
混凝土用集料在施工过程中,其含水状态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以下是混凝土用集料常见的几种含水状态及其特点:
1. 干燥状态:集料完全不含水分,这种状态下的集料通常在集料堆场或者直接从矿山中取出。干燥状态的集料便于运输和存储,但直接用于混凝土制备时,需要额外添加水份,以避免混凝土拌合过程中水分不足。
2. 饱和面干状态:集料表面干燥,但内部孔隙中充满了水分。这种状态下的集料在自然条件下会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水分,达到饱和面干状态。饱和面干状态的集料用于混凝土制备时,需要计算集料的实际含水率,以便准确调整拌合水的用量。
3. 饱和状态:集料的孔隙完全被水分填满,这种状态下的集料通常是在水工工程或者水下作业中使用的。饱和状态的集料不宜直接用于混凝土拌合,因为过多的水分会导致混凝土工作性变差,强度降低。
在实际应用中,混凝土施工人员需要根据集料的含水状态来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以下是一些调整措施:
对于干燥状态的集料,可以直接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拌合。
对于饱和面干状态的集料,需要先测定其含水率,然后根据含水率调整拌合水的用量。
对于饱和状态的集料,一般需要先将集料中的水分蒸发或者排除,然后再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拌合。
1. 集料的含水率测定方法: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烘干法、快速烘干法、吸水率法等。
2. 集料含水状态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含水状态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性能。
3. 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根据集料的含水状态,可以通过调整水泥、水、外加剂等成分的用量,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