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陋寡闻一词源自《礼记·学记》。
孤陋寡闻,原句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出自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礼记·学记》。这里的“孤陋”指个人见识浅陋,“寡闻”指见闻狭窄,缺乏广博的知识。这句话强调的是个人学习如果缺乏交流和讨论,容易导致视野狭窄,知识面不广。在后世,孤陋寡闻常被用来形容人见识短浅,知识面不广,需要广泛学习和交流以增加见识。
1. 孤陋寡闻的反义词是博学多闻,形容人学识渊博,见多识广。
2. 在现代汉语中,孤陋寡闻不仅用于形容个人,也常用来批评教育方式过于封闭,缺乏交流和启发。
3. 孤陋寡闻的概念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延伸,不仅指知识的缺乏,也包括对新事物、新观念的接纳和理解能力。
因此,孤陋寡闻这一成语提醒我们要不断学习,开阔视野,以增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