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在2020年11月24日成功发射,于2020年12月1日到达月球轨道,并在12月2日实现月球正面软着陆。
嫦娥五号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中的关键一环,其任务是在月球表面采集月壤样本并返回地球。在发射升空后,嫦娥五号经过数天的飞行,最终在2020年12月1日到达月球轨道。随后,在12月2日,嫦娥五号成功实现了月球正面的软着陆,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月球正面的软着陆。
月球正面因为地球潮汐锁定,始终朝向地球,因此人类此前从未能在月球正面进行探测活动。嫦娥五号的软着陆填补了这一空白,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取得了重大突破。
嫦娥五号着陆器的着陆点位于月球正面西经52.6度、北纬19.6度附近,这个区域地形相对平坦,有利于着陆器的稳定降落。着陆后,嫦娥五号进行了月壤样本的采集工作,并成功地将采集到的月壤样本封装在返回器中。
在完成月球表面的工作后,嫦娥五号的返回器携带月壤样本在月球轨道上与上升器分离,并在2020年12月17日成功进入地球轨道。随后,返回器在地球大气层中再入并着陆,于2020年12月17日成功返回地球,实现了月壤样本的带回。
这次任务的成功不仅标志着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也为未来的月球探索奠定了基础。
1. 嫦娥五号任务是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成功实现了月壤样本的采集和返回,为我国深空探测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2. 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体现了我国航天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3. 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为人类月球和深空探测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思路,对推动全球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