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经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本初子午线为0度经线;南北纬的划分则以赤道为界,向北向南各分为90度,赤道为0度纬线。
地球的地理位置可以通过经纬度系统来精确表示。经纬度系统由经度和纬度两部分组成。经度是指地球表面上从本初子午线(即格林威治子午线)向东或向西的角度,而纬度则是指从赤道向北或向南的角度。
东西经的划分基于本初子午线,这是一条穿过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被定义为0度经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到180度经线,称为东经(E),而从本初子午线向西到180度经线,称为西经(W)。180度经线既可以是东经也可以是西经,取决于它是本初子午线以东还是以西。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简化问题,通常将180度经线视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东经180度通常称为东十二区,西经180度称为西十二区。
南北纬的划分则以赤道为基准。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纬线圈,位于地球的正中央,被定义为0度纬线。从赤道向北到北极点,纬度逐渐增加,称为北纬(N),向北的最大纬度是90度。相反,从赤道向南到南极点,纬度逐渐增加,称为南纬(S),向南的最大纬度也是90度。
这种经纬度系统的划分使得全球的地理位置可以被精确描述,对于航海、航空、地图制作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方便了人们进行时间的计算和日期的调整,因为地球的自转速度在不同纬度上会有所不同。
1. 本初子午线的确定并非偶然,它最初由英国航海家约翰·哈里森在18世纪提出的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基础上确定。
2. 国际日期变更线的设定是为了简化日期的变更,但由于其并非精确地穿过180度经线,因此在某些地区会存在一天之内经历两个日期的情况。
3. 地球上的经纬度系统并非完美,例如,地球的赤道并非一个完美的圆,而是略为扁平的椭圆形状,这导致了纬度的实际长度略有差异。此外,地球自转的不规则性也会对经度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