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截流是建设大坝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二者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实施过程。
三峡截流和建设大坝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中的两个关键环节,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三峡截流是指利用工程措施,在河流中形成一个新的河床,使河水改道,以便在大坝建设过程中,对大坝上下游进行施工。三峡截流的成功实施,为三峡大坝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以下是截流与建设大坝关系的详细解析:
1. 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三峡截流在大坝建设之前进行。由于三峡大坝地处长江中游,是长江三峡段的最后一个大坝,截流工程对大坝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完成截流,才能确保大坝的建设顺利进行。
2. 空间上的相互影响:截流后,原河道被新河床取代,大坝的建设空间得到了拓展。这有利于大坝的施工,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干扰。同时,截流还使得大坝上下游的水位得到控制,有利于后续的工程建设。
3. 技术上的相互促进:截流工程需要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如爆破、导流、围堰等。这些技术在截流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为后续的大坝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大坝建设过程中,也会对截流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
4. 经济上的相互关联:截流工程和建设大坝都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投资、建设周期等方面密切相关。截流工程的成功实施,有利于缩短大坝建设周期,降低工程成本。
5. 环境影响上的相互关联:截流工程和建设大坝都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有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才能确保大坝建设和截流工程的顺利进行。
总之,三峡截流和建设大坝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共同构成了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实施过程,为实现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水资源综合利用、防洪、发电等目标奠定了基础。
1. 三峡截流工程于1997年11月8日成功实施,标志着三峡大坝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 三峡大坝全长约2335米,最大坝高为18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
3.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被誉为“世纪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