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木材主要通过观察外观特征、物理化学特性及微观结构等方法,结合权威资料和实际操作要点如下:
颜色与纹理
不同木材颜色差异显著,如红木呈棕黄色,紫檀木深红褐色;纹理包括山形纹(如紫檀)、直线纹(如胡桃木)或散孔纹(如橡木)。
注意区分天然色与染色木材,部分木材表面可能经过油漆处理。
气味与油性
特殊气味可辅助识别,如紫檀木在白酒中释放胶状物,樟木有樟脑香。
油性好的木材(如铁木)更耐用,表面光泽明显。
密度与硬度
硬木(如红木、紫檀)密度高、硬度大;软木(如樟木、松木)密度低、质地较软。
重量可作为辅助判断依据,硬木通常更重。
重量与光泽
通过手感感知重量差异,结合标准光源观察表面光泽对比。
切面观察
横切面 :观察导管、木射线等微观结构,不同木材排列方式不同。
径切面 :显示木材收缩变形特性,有助于判断纤维结构。
弦切面 :呈现完整年轮和纹理,是识别树种的关键。
显微镜辅助
使用10倍放大镜观察细胞细节(如导管大小、木射线分布),结合专业设备可精准鉴定。
产地特征 :柚木产自东南亚,红木多产于中国南方。
加工特性 :硬木(如橡木)易加工,软木(如樟木)耐腐蚀。
总结 :区分木材需综合运用宏观观察、物理测试及微观分析,优先参考权威资料(如紫檀酒测试法)和标准切面特征,必要时借助专业工具辅助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