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平菇需掌握材料准备、环境控制、接种与养护等关键步骤,以下是综合权威信息的详细指南:
菌种选择
优先使用脱毒菌种(如科佳1号、德丰5号等),避免品种退化。
处理 :掰碎成拇指块状,表面呈纯白色后方可使用。
培养基配制
原料 :玉米芯、棉籽壳、麦麸、生石灰、复合肥(如磷酸二铵、尿素)等。
比例 :玉米芯48%、棉籽壳40%、复合肥15%、石灰2%-3%。
发酵 :混合后加水拌匀,堆积发酵至含水量65%-70%,温度达50℃-60%。
容器与消毒
使用塑料袋或木箱,装料前用高锰酸钾、生石灰水消毒。
填充料时留50cm过道,间距小于20cm,防止杂菌污染。
温湿度
发菌期:20-25℃、湿度70%-80%。
高温时通过洒水降温,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光照与通风
需散射光刺激生长,避免直射阳光。
菌袋透气孔直径2-3cm,定期翻堆保持均匀温度。
接种方法
将菌种均匀撒在培养基上,覆盖薄土后封口,保持湿润。
接种后10天内需控制温度15℃以下,防止杂菌入侵。
后期管理
发菌期每天检查温度,确保稳定。
收获时剪去菌柄,避免损伤子实体。
发现黄斑病、褐斑病等病害时,及时摘除病菇,喷洒72%连霉素杀菌。
防止害虫可通过发酵料添加防虫灵(3000倍液)。
场地选择 :需排水、通风良好,避免污染源。
季节控制 :高温季节(超过40℃)需暂停种植。
通过以上步骤,可高效种植出优质平菇。若条件有限,家庭小规模种植推荐使用棉籽壳+玉米芯混合料,操作简单且成本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