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蕨的繁殖方法主要包括分株繁殖和孢子繁殖,具体操作如下:
时间与操作
通常在春季(4-5月)结合换盆进行,将母株根状茎纵切为2-3丛,每丛带根、叶,栽植于16厘米深的盆器中。
若采用根部分株,需清洗根部腐烂部分,用多菌灵消毒后分离3-5株,晾干伤口再栽植。
养护要点
栽植后保持湿润,避免阳光直射,遮荫处养护。
使用疏松透水土壤(如腐叶土、壤土混合),浅盆栽培时可用腐叶土+蛭石。
材料准备
选择成熟孢子:剪取叶片上的孢子囊,将孢子均匀撒在消毒后的疏松基质(如腐叶土、泥炭土混合)表面,覆盖薄层基质并保持湿润。
基质要求:需透气、富含养分,可用高温消毒的混合土。
环境控制
室温保持20-25℃,覆盖玻璃保湿,约1个月发芽。
发芽后约2-3个月长出真叶,3-4片叶时定植。
块茎/匍匐茎繁殖 :切取带匍匐茎的块茎或匍匐茎尖段,移栽或接种培养基(需无菌操作)。
组织培养 :需严格无菌条件,接种孢子或根尖等外植体,培养2个月左右成苗。
总结 :分株繁殖最常用且操作简单,适合日常养护;孢子繁殖适合大规模繁殖或培育新品种。两者均需注意环境湿度和温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