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税的计算方法主要依据应纳税凭证的金额或件数,结合适用税率或定额标准确定。具体规则如下:
金额计税
应纳税额 = 应纳税凭证记载的金额(费用、收入额) × 适用税率
例如:购销合同按购销金额万分之三贴花。
件数计税
应纳税额 = 应纳税凭证的件数 × 适用税额标准
适用于权利许可证照等按件定额征税的凭证。
不同类型的应税凭证适用不同税率,具体如下:
购销合同 :0.3‰(如买卖合同、加工承揽合同)。
加工承揽合同 :0.5‰(如加工、设计等合同)。
建设工程合同 :0.3‰(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
财产租赁合同 :1‰(如房屋、设备租赁)。
借款合同 :0.05‰(银行与企业间借款)。
产权转移书据 :0.5‰(如房产、土地使用权转让)。
其他 :仓储合同、财产保险合同等按1‰计税。
免征情形 :凭证副本、抄本(视同正本除外)。
不足一元处理 :应纳税额不足一角的免征,满五分按一角计算。
技术合同例外 :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转让按0.3‰计税。
示例1 :购销合同金额100万元,税率0.3‰,应纳税额=100万×0.0003=300元。
示例2 :借款合同金额500万元,税率0.05‰,应纳税额=500万×0.0005=250元。
总结 :印花税计算需明确凭证类型及金额,优先参考税率表,特殊情形按法规执行。建议使用官方工具(如“工具匠”计算器)辅助计算,确保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