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在家进行电镀需要专业知识、设备及严格操作流程,以下是综合权威信息的操作指南:
表面清洁
去除油污、灰尘、锈迹等杂质,可采用化学清洗剂或水洗,必要时进行酸洗(如稀盐酸)和碱洗(如氢氧化钠)活化表面。
预镀处理
预镀可增强镀层附着力,如铜/锌/镍等金属作为中间层,需控制电流密度(1-3A/dm²)和温度(25-45℃)。
基础液选择
铜镀用硫酸铜溶液,锌镀用硫酸锌或碱性镀锌液,需根据镀件材质选择。
光亮剂添加
按比例加入光亮剂(如硫酸亚铁、有机光亮剂),搅拌至均匀,调节pH值(酸性2-5,碱性8-12)并检测电导率、密度等参数。
设备连接
阴极:处理好的工件;阳极:纯铜/锌等金属;电源:高频开关电源(如100A/12V),电压调至5-6V。
电流与时间控制
铜镀电流密度1-3A/dm²,温度25-35℃,时间15-60分钟;锌镀需更长时间。
过程监控
保持镀液搅拌,观察气泡产生(离子还原现象),确保镀层均匀。
清洗与干燥
用去离子水冲洗,烘干或低温烘干(≤60℃)。
表面处理
可抛光或涂光油提升光洁度,但需注意喷漆成本较高且工艺复杂。
安全防护 :佩戴手套、护目镜,避免短路或触电。
环保要求 :建议使用水性电镀漆或环保型电镀液,减少污染。
成本与复杂性 :电镀工艺复杂且成本高,家庭DIY仅适用于小规模、非工业需求。
总结 :家庭电镀需严格遵循预处理、液配、操作及后处理流程,建议优先考虑喷漆等低成本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