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生活服务 基坑如何降水

基坑如何降水

发布时间:2025-06-25 18:34:15

基坑降水主要通过以下方法实现,具体选择需根据地质条件、水位深度及工程需求决定:

一、明沟加集水井降水

适用场景 :适用于土层密实、基坑较浅、降水深度较小(通常≤6米)且周边有足够空间的情况,如硬质粘土或岩石地层。

工作原理 :在基坑外开挖排水沟,通过集水井将地下水抽排至地面,适用于排除潜水、施工用水及天降雨水。

优缺点 :施工简单、成本低,但高水位地区或土层渗透性差时效果有限,需配合其他方法使用。

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井点系统)

轻型井点降水

适用场景 :基坑面积小、降水深度3-6米,适用于渗透系数0.1-50m/d的砂土或粘土。

特点 :施工安全经济,但需较大放坡空间,深井井点需多级系统。

喷射井点降水

适用场景 :降水深度8-20米,适用于渗透系数与轻型井点相近的土层,但系统复杂、能耗高。

电渗井点降水

适用场景 :针对渗透系数≤0.1m/d的细颗粒土(如淤泥),需与轻型或喷射井点结合使用。

深井井点降水

适用场景 :大流量降水需求,如承压水层或高水位地区,需打深井配合抽水。

三、其他辅助方法

止水帷幕 :在帷幕范围内设置深井集水,可同时用于降水与支护,但需保护井点系统。

土冻结法 :适用于浅层冻土地区,通过低温冻结土层减少渗漏。

四、选择原则

优先明排法 :低水位、土层渗透性弱时,明沟排水最经济。

井点法为主 :中高水位或复杂土层时,根据渗透系数选择轻型/喷射/电渗/深井井点。

结合防水措施 :高水位地区需设置止水帷幕或预埋降水井。

总结 :实际工程中常采用组合方案,如明沟排水+轻型井点降水,或喷射井点+电渗井点,以满足不同条件下的降水需求。

温馨提示:
本文【基坑如何降水】由作者 山东有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转载提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有货号 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有货号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