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分株主要通过徒手分苗和分株移栽两种方式实现,具体操作要点如下:
最佳时间 :春秋两季(春季3-4月、秋季9-10月)进行,此时植株生长健壮,分株后成活率高。
株型要求 :选择株高约20厘米、分蘖点清晰(假茎白绿相接处)的健壮植株,每丛保留3-5株,确保根系完整且无病根。
起苗与修剪
沿外围轻挖15厘米,避免硬拽损伤根系,用“抖根法”(轻晃整丛使土松解)或剪刀修剪老根,保留10厘米左右。
剪除病根、枯叶,保留3-5根假茎及须根,消毒后移栽。
移栽要点
株距与行距 :新窝行距25-30厘米,丛距15-20厘米,每穴3-4株,避免过密导致养分竞争。
覆土与定根 :覆土至叶鞘交界处,浇透水后遮阴3天,埋入腐熟有机肥(如羊粪、骨粉)促进生长。
浇水与施肥
移栽后前三天早晚各浇一次水,之后减少频率;追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结合复合肥和速效氮肥(如尿素),夏季减少氮肥,增施磷钾肥。
修剪与收割
移栽后剪去部分叶片减少蒸腾,收割时保留3-5厘米茎基利于再生;春季可每30天收割一次,夏季延长至40天。
避免误区 :分株并非简单“挪窝”,需科学操作才能增产;过度收割或根系过密会导致植株早衰。
环境要求 :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块,移栽后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