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臭虫可通过以下方法综合判断:
红点/瘙痒 :被叮咬后出现成簇、直线或锯齿形排列的红点,初期无痛但后期瘙痒,抓挠可能导致出血或感染。需与蚊虫叮咬区分,后者通常无规律排列。
过敏反应 :易过敏人群可能出现更明显的红肿或丘疹,需结合其他迹象判断。
黑色/红色斑点 :床单、被套、床垫接缝处可见黑色或红色排泄物,类似德国小蠊的排泄物,但更细小。
血迹或锈斑 :压扁虫体后可见血迹,或发现锈色斑点(虫粪)。
霉味或腥臭 :房间内出现类似发霉衣物或变质食物的难闻气味,尤其在床铺和家具密集区域。
白色虫卵 :家具缝隙、床垫接缝处可见米粒状半透明白色虫卵,需用放大镜或手电筒辅助观察。
浅色虫壳 :蜕皮后留下的浅色外壳,常见于枕头、床垫、椅子接缝处。
床铺 :床垫边缘、床架缝隙、床头板下方。
家具 :沙发、椅子缝隙,书架、衣柜背后。
隐蔽处 :电器设备(如电脑主机、电视背后)、窗帘褶皱、墙纸缝隙。
若自行检查发现可疑迹象,建议联系专业害虫控制公司,避免使用不明杀虫剂导致二次污染或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