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的古称是“卢橘”或“枇杷荔”。
在中国古代,枇杷是一种备受推崇的水果,其名称历史悠久。据《本草纲目》记载,枇杷的名称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最初的名称是“卢橘”。卢橘这个名称源于其果实的形状和颜色,与现今的枇杷相似,但并非同一物种。到了汉代,卢橘的名称逐渐被“枇杷”所替代,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在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卢橘杨梅次第新,隔年风味更相亲。”这里的卢橘即指枇杷。此外,由于枇杷的果实形状和味道与荔枝有些相似,古代也有将其称为“枇杷荔”的说法,但“枇杷”这一名称更为广泛和通用。
1. 枇杷在古代还因其药用价值而受到重视,中医认为枇杷叶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和感冒。
2. 枇杷树的叶子和果实都可入药,古代医书中有记载其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
3. 除了作为水果食用,枇杷还被用于制作各种食品和饮品,如枇杷膏、枇杷酒等,深受人们喜爱。
总的来说,枇杷的古称“卢橘”或“枇杷荔”反映了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悠久历史和多方面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