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生活服务 谏院题名记翻译

谏院题名记翻译

发布时间:2025-06-25 16:48:06

谏院题名记

〔宋〕司马光

【原文】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于版。光恐久而漫灭,嘉祐八年,刻着于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回。”呜呼,可不惧哉!

译文:

古时候没有规劝君王的官职,从官居高位的公、卿、大夫到工匠、商贩,都可以进谏规劝君王。汉朝以来,才开始设置了谏官的职位。

将天下所有的政事、四海之内的老百姓、国家社稷的得失利弊,都聚在谏官一个人身上,让他指出来,他担当的责任相当重要啊!担任这一官职的,应当注意国家重要方面的事情,舍弃细微的地方;把情况紧急的事放在前面,不要紧的事放在后面;只为国家着想而不要一心只为自己。那些在获取名声方面急切的人,一定也会热衷于利益,这样与真正的谏官其中的差距有多远呢?

天禧初年的时候,宋真宗下诏书设立了六名谏官,规定了他们进谏的职责。宋代庆历年间,钱君才开始将谏官的名字书写在专门的文书上。我恐怕日子长了他们的名字会磨灭掉,在嘉祐八年的时候,又将谏官的名字刻在了石头上。后来的人就可以指着他们的名字议论说:这个人是忠臣。这个人是奸臣,这个人正直,这个人偏邪。哎,我们难道可以不为之警戒惧怕吗?

《谏院题名记翻译》

温馨提示:
本文【谏院题名记翻译】由作者 山东有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转载提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有货号 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有货号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