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在古代被称为辽东、辽阳、奉天、盛京等。
辽宁,简称“辽”,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东临日本海、黄海,南界山东半岛,西接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北靠黑龙江省,是中国东北地区唯一的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辽宁历史悠久,古文化灿烂。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和活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古代,辽宁地区曾被称为辽东、辽阳、奉天、盛京等。
1.辽东:辽东是中国古代对辽宁东部地区的称谓,因其位于辽河以东而得名。在战国时期,燕国曾在此设立辽东郡。
2.辽阳:辽阳是辽宁的古称,始于汉代。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设立辽东郡,郡治在辽阳。辽阳的名字源于辽河,因位于辽河之阳而得名。
3.奉天、盛京:这是清王朝时期对辽宁地区的称谓。清太祖努尔哈赤于天命元年(1616年)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建立后金,迁都辽阳,后又迁都沈阳,改称盛京。清入关后,仍保留盛京为陪都,称盛京皇宫为故宫。1929年,奉天省改名为辽宁省,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
综上所述,辽宁在古代有着多种称谓,每一种称谓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了辽宁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