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缝隙防水处理需结合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及细节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密封材料填充
使用耐候性好的硅酮密封胶、聚硫密封胶或无机防水砂浆,填补缝隙并形成柔性防水层。填充前需清理裂缝并修复表面损伤。
对于较大缝隙,可配合膨胀胶带或注浆材料(如聚合物水泥)加固密封。
防水涂料涂刷
在填充密封材料后,涂刷防水涂料(如丙烯酸漆或聚氨酯漆),增强整体防水性能。需确保涂层均匀、无遗漏,厚度达标。
增强材料应用
结构交接处(如墙体与外墙板交接处)需附加耐碱玻璃纤维网布或热镀锌电焊网,增强抗拉强度。
分格缝设置
水平缝与窗口上下沿平齐,垂直缝间距≤6米,缝宽8-10mm,内部填充密封材料,防止热胀冷缩开裂。
变形缝处理
变形缝处增设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满粘宽度≥150mm,并用密封材料收头,确保防水连续性。
管道与接缝密封
穿墙管道采用内高外低套管,坡度≥5%;管道与墙体交接处需附加密封材料。
基层处理 :确保墙面清洁、干燥,无油污或孔洞,增强粘结力。
环境要求 :避免雨天、大风天气施工,温度控制在5-35℃。
材料复检 :防水材料进场需抽样检测,防止偷工减料。
通过以上方法,可有效解决外墙缝隙渗漏问题,延长建筑使用寿命。